董明珠的社會角色更加多元...
神秘職業在現實中真的存在...
10年之內,人工智能會取代超過50%的人工。...
搜狐彩票彩吧论坛 www.sojth.com 時間:2019-05-27 來源: 作者: 我要評論() 字號:T | T
2019年5月24日,由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與浙江連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研究中心”在杭州成立,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產學研”深度結合,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助力建設平安中國、健康中國。
據《2017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分析了全國約112萬城鎮人口的心理健康數據發現,目前,73.6%的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人有16.1%,心理健康的人僅為10.3%。74%受訪者認為獲得心理咨詢服務不便利,社會各行業、各階層、各類人群對心理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的要求;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方案》,正式啟動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然而,全社會的心理服務供給能力與社會需求相比還存在很大缺口。按照世衛組織提出的每千人擁有一個心理咨詢師的配比標準,我國心理咨詢師缺口高達130萬人。
“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有效地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心理服務資源,同時不斷培育開發新的社會心理服務力量,加強社會心理服務能力建設。”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院院長何貴兵教授表示,成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研究中心,目的是希望整合高校心理學專業力量和企業資源,共同就社會心理服務模式設計、社會心理服務產品開發、社會心理服務人才培養、心理學知識公眾普及等方面進行合作探索。“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共建平臺,為更多求助者提供科學規范的社會心理服務。”
據了解,此次與浙大“攜手創新模式”的浙江連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心理領域具備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新興科技企業,以為三億國人提供身心健康服務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心理學大數據AI應用領域的獨角獸。“這幾年,我們在社會心理服務產品研發方面也有了初步的成果,通過技術創新,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心理學相結合,自主研發了AI機器人Psybot(小語),它就像一個24小時貼身服務的身心健康管家,借助專業心理學知識技能和AI智能學習反饋,能幫用戶緩解工作生活場景里的心理煩惱。” 浙江連信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濤表示,接下來,連信科技將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市場資源優勢,更好地實現社會心理研究成果的產品轉化,加強全民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研究中心”成立后,為了完善教育系統心理服務網絡,首先在線上平臺推出浙大初高階的專業心理課程,包含《心理學導論》《發展心里學》《變態心理學》《心理診斷》等等,由4位專家博士及10位督導師全程參與體系化教學,為心理學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專業認證的系統心理學知識,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人才建設。
此外,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研究中心”戰略框架下成立的“社會心理服務聯盟”,聯合廣大社會心理服務機構,提供由浙江大學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研究中心認證的專業心理服務課程,賦能社會心理服務機構,提升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共同規范發展社會心理服務網絡。